原标题:一片情怀与一方足球
有人说,志丹足球是一面镜子,能折射出中国足球的深层内容。
志丹和陕北高原的大多数县城一样,藏身在两山之间的狭长河谷内,足球运动不便开展。而让志丹做到与众不同的,是一个名叫丁常保的男子。
丁常保(右二)被孩子们称为“丁妈妈”
17年前,丁常保还是个24岁的热血球迷,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。他抱着拯救中国足球的宏愿投身足球。由他这个看似狂妄的想法开始,志丹足球生态发生改变,人工草皮球场从0增加到了32块,常年踢球的人口由60变成了6000,球队成绩由倒数第一变成了第一,并培养出了职业球员。
让丁常保尤其骄傲的是:足球改变了246个孩子的命运。他们或进入专业队,或上大学,借助足球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,拥抱更加精彩的未来。
丁常保在办公室里种了一棵菩提树。他相信菩提树和足球都能在志丹扎根生长。新华社记者马邦杰摄
因此,不求升官发财的丁常保在志丹当地被一些家长称作“善人”。
足球行善,是丁常保屡经挫败之后悟出的道理。起初,他的想法曾是那么的功利而浅陋。
“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耻辱性的经历,对我冲击很大。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就想成立一个俱乐部,做成中国的皇马,推动中国足球变得强大。”他说。
丁常保农民家庭出身,当时是名普通的林业干部。常年在陕北高原翻山越岭的林业工作,练就了他的执著和韧性。“我就是非常执著,大家说我迂。”他说。
这位“迂”人说干就干,2003年成立了俱乐部,并代表志丹参加陕西省的足球比赛,结果每次成绩都不理想。2005年,他们首次组队参加陕西省比赛,取得最后一名。
“一开始搞足球,我们就遇到了瓶颈。”他说,“当时全志丹县踢球的一共也就60个人,校园内有30个孩子,校外有30个成人。”
丁常保那时在志丹遭遇一直困扰中国足球的致命问题:踢球的人太少。但他迅速找到了答案,并由此转变思路带领志丹足球走向了更高的境界。
“2007年,我写信向张路求教。他告诉我要成立足协,摒除一切功利思维,踏踏实实搞普及,让那些想踢球的孩子享受足球。这是基层足球发展的正道。”丁常保说。
但孩子们都在校园里呢。志丹足协要想教孩子踢球,谈何容易。
不怕的人眼前才有路。为了拿到进入校园的通行令,丁常保派一个足协工作人员到县教育局门口蹲点“堵欧冠直播”负责人,等了10多天,终于“堵”到了教育局局长。随后,教育局正式发文,允许志丹足协进入校园搞足球普及。志丹因此得以引领风气,全县普及校园足球。
志丹女足在比赛